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侨”好young】萧荷汶:以漆为媒,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者:[发表时间]:2023-11-13 [来源]:华侨大学官网 [浏览次数]:

今年10月,在马来西亚诗巫市当地的美术协会会员书画展中,一幅漆画作品引起人们的关注。作品将漆画与马来西亚传统纹样及风筝元素相结合,以《寄托·乡情》命名,表达了促进中国传统艺术与马来西亚当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意愿。

出席活动的诗巫市市长丁永豪和诗巫当代美术协会会长张延进对此表示高度赞扬,称《寄托·乡情》是多年来诗巫市非常难得的一幅漆画作品,标志着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学生在当代漆画领域的重要突破。

《寄托•乡情》的创作者,正是就读我校美术学院的福州籍华裔学生萧荷汶。

萧荷汶漆画作品《寄托·乡情》

2019年,萧荷汶初到华大,怀揣着对故土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开始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仅一个学期后,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萧荷汶的校园生活戛然而止,居家线上学习成为她的日常。

三年来,萧荷汶努力吸收专业知识,打好绘画基础。大二时,学院提供了一门漆画选修课程,让萧荷汶对这个画种产生了好奇和兴趣。“由于漆画材料的特殊性,无法返校的我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大漆材料的特性,在真正接触这样材料前,我对它了解甚少,只是对其特殊性充满好奇。”

2023年初,重返校园的萧荷汶已是一名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在准备毕业创作的过程中,萧荷汶获导师金程斌指点,全身心投入学习漆画技法,深入了解了漆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此与“漆画”这一中国独特的画种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最初接触中国大漆,再到完成毕业创作,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加深了我对大漆艺术的喜爱,我被大漆艺术语言的魅力深深打动。”萧荷汶说,“诸如我的血脉中具有中国基因的血液一样,我热爱这门艺术,并希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晓。”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坚持,让萧荷汶决心留在中国、留在华侨大学继续深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萧荷汶不再局限于学习专业课程的知识,而是更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大漆及漆画的领域。她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项目,探索中国漆艺的各种技术和应用,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积极将中国大漆与马来西亚文化相结合,寻找交汇点,以创造新颖的艺术作品,表达文化多样性的美妙之处。

萧荷汶在创作中

萧荷汶在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宣讲

今年暑假,萧荷汶回到母校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开展了一场介绍中国大漆文化的主题宣讲。她向自己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详细讲解大漆文化的丰富历史和独特性、艺术性,及其文化遗产价值。热情的宣讲感染了在座的观众,许多马来西亚师生产生了对漆艺的兴趣,萧荷汶与大家热情交流。

当然,萧荷汶的想法并不止步于此。“我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来西亚当地文化融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将中国大漆的独特之美传播到马来西亚,同时也能展示马来西亚独特的文化魅力。”她表示,《寄托•乡情》便是在这一理念下创作的。

“马来西亚汇聚了不同的种族、宗教和文化信仰,由此孕育出独特的多元文化,这将使萧荷汶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萧荷汶的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金程斌表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拥有许多像萧荷汶这样的境外学生,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更多杰出的同学、校友,以绘画为媒介,提升国际理解,弘扬文化遗产,在艺术界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萧荷汶作品在马来西亚展出

接下来,萧荷汶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大漆文化和马来西亚文化之间的共通点和联系,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自然融合点。“比如,可以通过研究历史、传统、价值观和艺术元素的异同,或是通过举办跨文化的艺术展览,将中国大漆的作品与马来西亚的艺术作品相结合,以展示它们的独特之处和互补之处。”萧荷汶介绍,自己将尝试通过文化节庆、工作坊和座谈会等交流机会,为人们提供了解和体验两种文化的机会。

“我期待不断学习、成长,让中国大漆的价值在不同地域得以体现,与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为推动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萧荷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