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魅力华园 >> 正文

廖承志与归侨青年

发布者:[发表时间]:2022-05-06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今年5月5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建立百年纪念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华侨大学创校校长廖承志,也曾经担任重大青年组织的负责人,担任共青团中央的领导。

  1949年4月,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廖承志当选团中央副书记。8月,他作为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团长,出席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次世界民主青年代表大会和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会。

  1949年5月4日,标志着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大团结的中华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正式宣告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简称全国青联)诞生,廖承志当选全国青联主席。

  1953年6月,廖承志继续当选全国青联主席。

  1953年7月,廖承志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0年,廖承志出任华侨大学校长。

廖承志校长

提议办服务归侨青年学习的华侨大学

  廖承志非常重视青年工作。他曾经指出,“青年无论在什么生产岗位上都要采取积极态度……青年应当提倡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作风……”“必须扩大和加强青年的团结,并建立广泛的青年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改进青年工作的工作方法。”

  廖承志特别重视加强青年的学习和教育。他一再指出,“必须加强青年的学习。”“青年的基本任务是学习。一切爱国的中国青年……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努力学习。”“必须在全体青年面前强调学习的任务。”“青年应当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生产知识,学习业务技能。”“中国青年必须经过这些学习,既使自己能具有一技之长、专门的科学知识和业务技能,以便能在不同的岗位上给国家建设事业提供切实有效的贡献。”“因此各级青年团体应积极协助有关方面认真组织青年的学习,随时检查和总结学习的成绩和经验,以鼓舞青年的前进信心。”……

  廖承志更为新中国的归侨青年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条件——提议创办华侨大学。

  1959年,身为中侨委主任的廖承志向国务院建议,创办一所满足归国华侨青年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需要的华侨大学,获得周恩来总理的批准。

  1960年,华侨大学创办,廖承志担任校长。对于这所服务青年学生特别是归侨青年的高等学府,他殚精竭力,倾注毕生心血,不仅在办学宗旨、办学方针等重大问题上给予方向上的引领,而且在办学细节上也提出悉心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并出面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一方面,廖承志亲自主持了华侨大学的建校工作。他确定并题写校名“华侨大学”,以体现学校因侨而立、为侨服务的宗旨;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讨学校创办地,最后批准确定建于泉州城东村五里亭附近;审定《创办华侨大学方案》,这是华侨大学办学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确立了华侨大学的办学之源、办学之基;参与校园设计规划,确定学校教学区“对称式”、住宿区“自由式”的设计风格,既凸显庄重,又适应侨生追求自由浪漫的个性……

  另一方面,廖承志奠定了华侨大学的侨校特色和强校之路。他强调必须突出侨校特色,“创办华侨大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同海外华侨有着广泛的联系”“我们要有远大的眼光,来搞好华侨大学,培养好归侨学生”;强调要勤俭办学,“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滥”“五、七年把五个系办好,这样有了好的影响再发展”;师资队伍要“宁缺毋滥、择优组建、德才并重、重点培养”,专业建设要“把基础搞扎实”……

关心关怀青年特别是归侨青年的学习与成长

  廖承志关心关怀青年的学习、成长与成才,特别对于华侨大学的归侨青年给予无限关爱。他提出,对归侨青年要“热情欢迎、亲切关怀、严格要求、耐心教育”,特别“对侨生要一视同仁,适当照顾”,“要正确地、耐心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像在家里一样温暖”。

  初创时期求学华大的归侨青年,沐浴在廖公温馨且温暖的关怀中。他强调学生宿舍一律采取单向外廊结构,这样室内光线充足,夏天凉快,也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适应青年学生喜欢活动的特点;宿舍的地板要光滑,不能有钉子,以适应东南亚侨生喜欢光脚跳舞的习惯;女生宿舍要有卫生间,以照顾她们的生理特点和需要;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宿舍,都要附设淋浴室,因为热带来的侨生喜欢冲澡……他曾经说,“教职工的宿舍可以盖草棚,但学生要住好一点的宿舍,使他们住的宽一点。”

  廖承志更视一群从日本、印尼、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归来的华侨青年为“掌上明珠”“宝贝”,那就是华侨大学艺术系1962级。1963年2月11日,他亲自出席系址设在北京的艺术系开学典礼,明确要求艺术系的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的华侨和侨眷,要面向东南亚;艺术系同学要学好艺术、学好外语,将来要到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廖承志校长(中)看望华大艺术系1962级学生

  廖承志不仅经常亲切看望华侨大学艺术系1962级的归侨青年们,观看他们的演出,更安排艺术界名家担任他们的专兼职老师,为他们创造大量的艺术实践机会。在廖公的亲切关怀下,当时的不少名家如作曲家时乐蒙、表演艺术家陈强、著名舞蹈编导李承祥和声乐家钱瑛、散文家杨朔、芭蕾舞蹈家石圣芳等都先后为华大艺术系1962级学生授课。日本舞蹈家花柳德彬维率团到北京交流演出时,也应廖公要求,百忙中安排著名演员给这些青年学生上课,并传授该团的保留节目。这批青年学子,每年为华侨、侨眷演出,为全国政协、中联部及外事办招待外宾演出,与外国艺术团体交流学习,且因其出演的节目可与东方歌舞团媲美而被誉为“小东方”。


  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廖承志仍以大无畏的精神关心艺术系1962级归侨青年的去向和前途问题,指导他们给中央写信,并将信转交中央。这封信后来转到毛泽东主席手上,不久中央下达文件:华侨大学艺术系结束农场生活,重新分配,分配的地方不得小于中等城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廖承志率先在侨务领域进行拨乱反正,全力支持复办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在他的关怀下,1978年4月1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决定复办华侨大学,廖承志继续担任校长。

  在获得国家副主席提名后,廖承志辞去了国内大部分的兼职,但仍保留华侨大学校长一职。

  1983年,廖承志重病在身,但他仍牵挂侨校事务,推动出台“中央24号文件”,把两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

  1983年6月10日,廖承志在北京不幸因病逝世,终年75岁。自1960年华侨大学创办之日起,他连续担任了23年的校长。

  1990年11月,在归侨青年一锹一锹挖掘出来的华侨大学秋中湖畔,树立起一座面朝东南45度方向的廖承志铜像。从此,慈祥的廖公可以永远注视和关怀着位于祖国东南部的华侨大学,以及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境内外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