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思政育人②】学生处:依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建设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者:[发表时间]:2023-12-25 [来源]:学生处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党委宣传部面向全校征集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努力展现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实践、新探索。近日,华大新闻网将开展案例展播,供全校各单位在工作中参考借鉴。

依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建设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以华侨大学“同心圆”工作室建设为例


一、立足侨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彰显特色

华侨大学“同心圆”工作室紧紧立足侨校实际,依托各级各类育人平台,积极突出侨校底色、统战特色、思政亮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

1.发挥侨校优势,一体化推进

工作室立足学校特殊办学使命和育人目标,充分发挥侨校优势,通过开展“文化之旅”“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等各类国情教育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港澳台侨学生同吃同住同体验,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国情教育一体推进,有机融合。近五年来,共组织国情教育活动127场次,共有34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

2.用好平台资源,弘扬中华文化

工作室充分利用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站式”社区建设等优质校园平台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增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组织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园、多民族交流与体验活动等,构建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借鉴和发展的交流平台,促进各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践行三全育人,推进共享共建,不断提升协同性

工作室联动政府、社会及校内各方力量,畅通教育、管理、服务渠道,实现“整合一支队伍、联动校内校外、延展教育管理服务全链条”,提升协同育人合力。

1.课内、课外相协同

工作室主动用好属地优质资源,先后与泉州市泉港区民宗委、鲤城区民宗局等单位协作共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等。联动属地公安机关,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安全意识。近五年共组织112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2023年5月,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表演舞蹈节目《麦西来普》

2.教育、管理、服务相协同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推进“四进两联一交友”,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加强人文关怀,在传统节日等节点组织各民族学生参与欢庆活动和座谈。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实行精准资助项目。组织开展3期“情暖天山”新疆家访活动,将温暖送入5地市41名少数民族学生家中。

2023年7月,“承志前行、情暖天山”暑期辅导员家访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看望法学院学生古丽戈乃

3.工作队伍相协同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等的作用,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专职队伍,形成聚合效应。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等举办5场专题研修班进行业务培训,共219人参与;依托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青马班等,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培训工作,涵养学生骨干力量。注重吸纳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近5年发展学生党员160余人。

三、着眼问题导向,落实“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增强针对性

工作室着力于探索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中存在的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效果不好等问题,善用社会思政大课堂,创新“研学”形式,不断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开展主题研学

打造“同心圆”读书会这一品牌活动,研读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经典著作,为各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理论学习平台,相继开展《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厦门》等7个专题共14期读书会,各民族学生300余人参与。将少数民族学生学理论与师生每月政治理论学习、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党团课、主题班会等紧密结合,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2021年3月,“同心圆”工作室举行《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会

2.开展专题实践

用好福建省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赴古田会址、宁德下党乡等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研习营,让少数民族学生参访历史文化景点,帮助学生了解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福建文化。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礼敬中华 共享文明”建设,开展文明礼仪宣传。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等主题实践项目,在深化对国情民情世情的了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过多年探索,“同心圆”工作室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

1.工作室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工作室以科学理论研读、传统文化研习、多元文化体验、核心价值实践等形式在各族学生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了“同心圆”读书会、“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研习等品牌活动,校园影响力不断提升,并获批成为福建省首批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示范工作室。相关活动被中央统战部官网、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在线、福建卫视等媒体报道。

2.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近5年来,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75人,服务西部计划33人,留泉留厦就业创业411人。涌现出以藏族毕业生次仁白吉、维吾尔族毕业生凯瑟尔、满族毕业生张舒宁、苗族毕业生姜敏为代表的一批在自主创业、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