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华侨大学开展陈江和奖学金生文明探源研习营

发布者:[发表时间]:2024-02-26 [来源]:学生处港澳台侨/外国留学生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2月23日至25日,华侨大学组织15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缅甸的陈江和奖学金生开展“陈江和奖学金生文明探源研习营”,赴福建福州开展福建优秀地域文化文明探源行动,通过走访文化遗址、参观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等活动,利用文物、古籍、文献资源等,探寻文化谱系,传承中华文脉。

  研学期间,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交流学习等方式,追寻侯官先贤的足迹,挖掘侯官故事、缅怀侯官先贤,感受侯官历史文化。走进侯官村、城隍庙、螺女庙等古迹,通过现场实践导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侯官村的历史沿革,初识“侯官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是如何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的。

  同学们还参访了位于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文化遗址等,实地走访绘事院、轮机车间、铁胁厂和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听取关于传承弘扬船政文化的专题讲座,切身感受先贤们向海图强的奋斗足迹。通过讲解员和专家的详细介绍,深入了解了福建船政的创办历程、船政学堂的历史沿革、船政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船政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还亲身体验了船政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传统造船工艺、船舶驾驶等。

  来自缅甸的华裔留学生鲁新萍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福建船政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深刻感受到了船政精神的伟大力量。作为一名华人,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船政精神,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三坊七巷,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福州肉燕制作,了解了这道福州特色美食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学员们参观了肉燕的制作车间,了解了肉燕从选材、剁馅、搅拌、搓揉到蒸煮的全过程。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学员们亲自动手体验肉燕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感受到了匠人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通过亲手制作肉燕,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福州美食文化的魅力。在红坊创意园,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软木画的历史变迁、特点和制作方法。他们了解到,软木画制作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上色等环节。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学员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环节。他们拿起刻刀,一笔一划地开始雕刻。虽然初次尝试,手法略显生疏,但学员们充满热情,不断摸索。在非遗传人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结合传统技艺,创作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通过非遗技艺的沉浸式体验,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为一名华裔留学生,我们要学习并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国与印尼友好往来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庾连迪说。

  此次华侨大学陈江和奖学金生文明探源研习营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育人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奖学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认同和价值认同,提升对中国特色地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据了解,华侨大学陈江和“一带一路”奖学金是由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的全额奖学金,旨在发挥学校侨校优势和基金会的资源优势,培养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人才,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华侨华人学生来华学习。自2021年首次颁发以来,我校累计有85名学生获得该项资助。我校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考察、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进奖学金生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认同感;引导奖学金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中华文化使者,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建设。

研习营来到林则徐纪念馆

参访福建博物馆

同学们体验非遗“软木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