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培养“一带一路”友好使者——华侨大学“侨通五洲 梦联世界”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发布者:陈雅琪 林金城[发表时间]:2024-01-02 [来源]:学生处港澳台侨/外国留学生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引导广大境内外学生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各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深化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华侨大学学生处联合各学院开展了“侨通五洲·梦联世界”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系列活动。

以侨为通五洲,联络海外华裔新生代

学校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等社团的作用,以业缘、亲缘、乡缘和同窗情谊为抓手,大力开展活动涵养华裔新生代的“根亲”意识。2023年寒暑假,在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组建30支实践团队600名师生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赞比亚、菲律宾、意大利、纳米比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开展了“逐梦海丝”海外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华文学校支教、侨团侨企调研、中华文化传播、海外义工服务等主题开展海外社会实践。


“侨缘千里”“胞波之旅”“侨行丝路”等8支实践团精心组织准备宣讲内容,主动联络近40所海外中小学,向10000余名海外华裔新生代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讲,在海外华裔心中种下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其中“侨行丝路”实践团撰写的报告《文化融入与民心相通:面向东南亚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基于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的实证调查》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主体赛道荣获特等奖;“道中华”实践队走访调研海外华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实地了解企业当前面临困难,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报告获福建省2023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成果特等奖。

“胞波之旅”实践团在缅甸掸邦果东学校进行中华文化传播

“侨行丝路”实践团所撰写报告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主体赛道荣获特等奖


同根同梦联世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华侨大学组织开展了“承志”中华文化大观园、二十四节令鼓公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展、东南亚国家美食节、东南亚国家泼水节、万国歌手赛等活动,共吸引1万余名境内外学生参加,充分展现“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特色校园文化:“承志”中华文化大观园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主题,设置社团文化一条街,打造中华文化盛宴;在东南亚国家泼水节上设置服饰文化展,开展海丝文化展讲解大赛,展示各国民俗文化;在境外生美食节、万国歌手赛等活动中,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在二十四节令鼓公演中,传承节气文化……来自老挝的留学生魏阿白在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美食节后感叹:“活动让我们海外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各个国家的美食、舞蹈、风俗等文化,衷心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海外留学生像家一样的温暖。”


学校留学生还受邀拍摄《两会零时差》系列视频,参加“寻访海丝印记 读懂中华文明”等文化交流活动,面向广大青少年分享眼中的中国故事。5个留学生团队或个人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举办的“2023讲好中国故事——来华留学生‘对外文化贸易’人才选拔赛”获得“文化推广贡献奖”“文化互鉴友好奖”。4件中外学生作品在福建省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安哥拉留学生卫宇达分享了自己参加活动的经历和感受,他说:“我们通过外国青年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把看到的真实的中国介绍给更多的外国人。”

华侨大学举办“侨通五洲·梦联世界”国庆游园会

华侨大学中外学生欢度东南亚泼水节

梦在中国育侨菁,涵养中外文明交流使者

学校以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讲座、征文、沙龙交流、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增进青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今年9月,学校举办“承志”新生训练营,面向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老挝等32个国家的595名留学生及775名港澳台侨学生开设中国文化常识、跨文化传播、中外艺术鉴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中国形象等专题讲座,形成“一带一路”素养模块化课程群,鼓励外国留学生珍惜留学时光,学好本领,争当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在我校留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愿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亚留学生时,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左羽说:“这封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发展。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在两国之间搭建更多的桥梁,传播友谊和合作的信息,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南非华裔留学生岑玉莹在看完习近平主席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暖心寄语后,深感欣慰和鼓舞:“作为南非华裔,学习中文是我了解更多关于我的文化根源的方式,也让我更好地融入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我愿意努力成为中南友好事业的传承者,为促进中非友谊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自东帝汶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代雪收看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讲话后说:“中国帮我们修建了许多平坦又安全的‘中国路’。中国政府不仅对我的教育进行投资,给予我机会实现我的愿望,同时还帮助了我的国家。我将永远感激中国政府,并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合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开学第一课,华侨大学举办2023年“承志”新生训练营暨《中国国情教育专题认识中国专题》课程


游学研悟探华夏,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

学校以国情教育为载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侨情侨史资源等,遴选境内外学生一同参与中国国情考察活动,培育其文化认同。2023年,学校共组织开展“中国文化之旅”“名家故里行”“百村千人行”“嘉庚精神研习营”“三色·五缘”等国情考察活动42场次,组织2487名境内外学生在八闽大地、黔西南、陕甘宁、冀鲁豫和北京等地参访、交流、研习,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深入社会大课堂,力求在“游、学、研、悟”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中读懂中国,深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同时,学校继续立项支持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活动,共621人次参与。


华裔华侨学生参加“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后,感悟良多。“这次研习不仅丰富了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喜爱。回国后我一定会把所学所见所闻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美丽。”华文学院越南学生阮氏清微在参加完齐鲁文化研习营后如是说。来自缅甸的彭安昕则在参加“名家故里行”朱子文化研习营后表示:“朱子家训虽然易懂,但在每次朗读中带给我的感受和感触都不一样,它让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能在同样一件事情上犯同样的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再次伤到他人,所以我想把朱子家训带到我的家乡去,让家乡的小孩感受它的文化精神,感受它的好。”


同时,学校深入挖掘侨史、侨批、侨捐、侨领等育人元素,以课堂讲、现场看、实地察、集体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与陈嘉庚纪念馆、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等9个单位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打造《侨史侨情》《中国文化之旅》等富有侨校特色的实践育人课程,带领同学们走进华侨博物馆、华侨企业、华侨农场、华侨故居等,深入了解侨情侨史。华侨大学报送的《“华侨与中国革命”主题现场教学》项目入选以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名单,“以侨为桥·联通四海——侨情侨史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入选全国高校首批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留学生参加嘉庚精神研习营,参观梁家河,悟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精神

中外留学生走进会宁长征胜利纪念馆,追寻伟人足迹

此外,各学院积极开展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系列活动。文学院举办汉字文化大赛,吸引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同学参加,以赛促学,学习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经济与金融学院举办“相聚如歌”一带一路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内容;工商管理学院组建“丝路信使”公益讲解团,前往“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档案文献馆进行志愿讲解服务;华文学院“海外新声代”工作室围绕“一带一路”十周年拍摄多部原创短视频作品,讲述中外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故事,荣获多项奖项并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新闻与传播学院联手厦门卫视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为第一视角摄制“一带一路”系列微纪录片,用VLOG全景描绘海外华人的奋斗图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计录海丝新征程”港澳台侨及留学生文化研学营前往泉州市德化县城关和三班镇蔡径村探访千年瓷都,全方位了解海丝瓷都历史发展,体悟中华传统瓷器文化魅力;土木工程学院以《“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担当 青年机遇》为题举办专题讲座,讲述“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青年学子的机遇和担当……


未来,华侨大学将以“一带一路”十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化“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在社会实践、人文交流、志愿服务、国情考察等方面再发力,将留学生培养成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