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队伍建设 >> 学生组织 >> 正文

溯文化之流,“玩”传统之“酷”——我校举办“承志”文化大观园暨2017-2018学年社团精品活动月闭幕式晚会

发布者:王雪 陆炫羽 陈宏恩[发表时间]:2018-06-05 [来源]:华侨大学官网 [浏览次数]:

6月3日晚7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A区广场上,一派灯火通明、言笑晏晏之景。在凉爽的晚风中,热闹非凡的“承志”文化大观园暨2017-2018学年社团精品活动月闭幕式晚会拉开序幕。我校特邀的3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我校21个学生社团、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校学生会、校易班工作站等校级学生组织及厦门工学院的2个特色社团齐聚华园,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当晚,舞台演出精彩纷呈,廿四节令鼓、舞龙舞狮及武术表演,激情澎湃、动感十足,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中至“炫”至“酷”的一面;笛子、二胡和古筝的默契配合,一首《云之南》却又奏出了它的温柔细腻。此外,我校迩雅汉服社和厦门工学院华夏德雅礼乐社联袂演出汉服展示,飘逸的衣襟把千年前的文化韵味带到了活动现场。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它还是中华民族审美的记录者。借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各种汉服的特点,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迩雅汉服社的黎雪敏热情地向记者分享她对汉服的喜爱。

在舞台周边,多个学生社团的文化体验摊点装饰古典、美观整齐。识文、断字、猜谜、投壶等游戏重现了古人的嬉戏方式。“很多活动项目都非常有挑战性,我刚才玩投壶游戏,前面几发都不中,最后终于投中了,真是既慌张又激动。”音乐舞蹈学院2017级学生杨琦如是说。“我很想去编一个中国结!”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7级马来西亚留学生姚育华兴奋地跑向中国结体验摊点,“这种活动让我有机会直接接触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太开心了!”

非遗传承人的摊点前更是聚者如云。在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妆糕人”传承人张明铁先生的耐心指导下,只见案上的妆糕越来越少,但是同学们手中的“面人儿”却越发栩栩如生了。江加走木偶雕刻第四代传人江东林先生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触相对比较少,这样的活动使高校学生能够对一些传统技艺有了解,有些甚至还能亲自体验,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非遗传承人林文荣老先生的提线木偶表演作为压轴节目,再次燃起全场热情。林老先生手中的提线木偶猴子时坐时立,在紧密组合的音乐与故事线中,在舞台上杂耍、撒娇、跳Disco,俨然一只活蹦乱跳的机灵小猴。体验过提线木偶趣味的土木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张金泰感叹道:“亲自试一试之后才能感觉到它的有趣,还有操作起来的难,老先生很厉害!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学贯古今名德海,承前启后扬国威。”校学生会副主席兼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王千同表示,“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致敬经典、品味传统、发挥创意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紧扣中华传统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诗词、礼乐、服饰、汉字等为载体,让境内外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体验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所带来的魅力,这是我们想做到的。”

校党委书记关一凡、校党委副书记刘斌、副校长彭霈以及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学院等负责人与千余名境内外学子一起观看演出、参加活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本次“承志”中华文化大观园暨学生社团精品活动月由校学生处主办,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易班工作站承办,历时两个多月,共举办三期系列活动,旨在为华大境内外学子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走出来”的大型户外文化展示,结合“请进来”的大师进校教学展示,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校党委书记关一凡为醒狮点睛

                      校领导以及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学院等负责人与千余名境内外学子一起观看演出

                                               二十四节令鼓表演

                                                  醒狮队表演

                                      非遗传承人林文荣老先生提线木偶表演

                                                      活动现场